葉秋水早已將先前繪製的圖紙內容爛熟於心,像是來過許多遍一樣駕輕就熟,她知道西市哪裡繁華,周圍有什么小巷、從哪條捷徑走可以快點到達想要去的地方。
聽到她說要租門面,西門街的商人熱切殷勤地向她推薦,這些商人很會話術,將自己名下的店面誇得天花亂墜,稍微不懂行的聽到這些話就會心動。
葉秋水四處打量,觀察周邊環境,人流量,心裡已經有了盤算,面對商人的推銷,她只是笑,老闆話說的再好聽,她都沒有要點頭的意思。
江泠跟著她去了許多地方,看了七八間鋪子,葉秋水始終不滿意,幫忙帶路的館舍夥計忍不住問道:「娘子究竟想要怎樣的鋪子?西市繁華,租金也不貴,正適合做買賣。」
「我知道。」葉秋水繼續往前走,「我確實想在西市租個店面,不過方才看,這裡已經有好幾間香料鋪子了,如果周圍有太多同行的話,那麼香料競爭就會很激烈,而其他鋪子已經在京城開了許多年,有自己的客源,也早就已經打出名聲,我初來乍到,不一定能脫穎而出。」
葉秋水想了想,繼續道:「最好,我租的店面附近可以有一些互補的鋪子,例如茶館、布料店。喜歡佩戴香囊的大部分都是一些風雅的文士,他們常去茶館喝茶,去文器店買文物。京師的貴夫人們為人講究,人員太複雜的地方她們不願意去,首飾鋪子、成衣店,香粉鋪是她們經常出入的地方,我賣香料,針對的客人就是這群人,我得琢磨她們的喜好。」
夥計一聽恍然大悟,江泠若有所思,說:「再往西走是太學、國子監等學府所在的坊市,更遠的地方就偏了。」
出了西門街,離人流密集區太遠,所以鋪子必須選在這幾塊地方。
葉秋水一琢磨,覺得有道理,能在國子監這些地方讀書的,多是勛貴子弟,學生喜歡喝茶,喜歡辦詩會,而京師文人又流行簪花配香囊,這附近有不少茶館文器店,往來探望家中子弟的女眷很多,的確是個不錯的地方。
葉秋水立刻叫夥計帶路,幾人走到太學附近,她沿著街道走一圈,發現這裡還沒有同行,考慮採光、租金、進貨路線的問題,葉秋水最終盤下了西門街的一間鋪子。
她開始僱傭工人,寫信回曲州,告訴胡娘子她已經選好店面,胡娘子立刻挑了幾個做事麻利,人又機靈的夥計去京師協助她,阿進,元福都來了。
葉秋水去城門接,幾人一副鄉下人進城的模樣,畏畏縮縮不敢亂看,進了城立刻鬆了一口氣,阿進壓著聲音:「嚇死我了,那守衛拿著長戟,這被戳一下不得串成串呀!」
幾人哈哈大笑,葉秋水笑著安慰,「他們就是這樣啦,不凶一點怎麼震懾壞人,沒事,我剛來京師的時候我也害怕,眼睛都不敢亂瞟。」
他們來的時候帶了許多貨物過來試賣,葉秋水暫時沒有大規模的去置辦材料,夥計們還在路上時,她已經著人將店面裝飾好了,貨物過來了直接擺在架子上,開業前,葉秋水給附近的人都送了小香囊,笑盈盈地說:「晚輩出來乍到,來京師做些小本買賣,以後大家就是鄰里啦,若晚輩有什麼對不住的地方,還請多多海涵。」
她是曲州來的,說話時雜著閩地的口音,附近的其他商戶一聽就聽出來了,小地方出來的商人,大家都有些嫌棄。
京師的生意哪裡是那麼好做的,尤其是東家還是個小丫頭,大家更瞧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