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大早葉秋水就重金聘了一位曾在宮中呆過的教習嬤嬤來教習自己禮儀,走路、行禮、斟茶敬酒……嬤嬤教習嚴厲,稍有不慎就會被打板子。
葉秋水肩背挺直,來來回回學習走路、行禮,第一日結束時手酸得抬不起來,捏了好一會兒才能動,第二日,因為行揖禮的時候肩膀不夠直,被嬤嬤罰靠牆站了兩個時辰。
她每日天不亮就去學禮儀,而後再去盯鋪子,夜裡眾人都歇下了,葉秋水也不忘翻閱古籍,去學習何為茶道,名士是如何品茶焚香的。
一日睡兩個時辰,白天出現在鋪子時也是精神抖擻的,絕不會給客人展示一點疲軟無神,無論何時都是笑容滿面,殷勤熱切地去介紹自己鋪子裡的東西。
葉秋水還購置了一批富人所使用的餐具,她以前在曲州無法無天,不拘小節,來了京師得學會這裡的禮儀,講究的大戶人家,飯前飯後光是淨手、漱口就有好幾道流程,葉秋水反覆練習,還不忘練字,看書學習其他人是如何寫拜帖,反反覆覆背誦,練習,記有批註的紙都寫了厚厚一沓。
等教習嬤嬤笑著告訴她可以出師時,已經冬天了。
京師下起小雪,葉秋水鄭重地寫下拜帖,托人送到那名商賈府邸,不久後有小廝回話,他家老爺願與葉秋水在茶樓一敘。
葉秋水心裡有些緊張,挑了得體的衣服穿上,選了適合時節的茶與點心,早早在茶樓等候。
不一會兒,商賈走上閣樓,葉秋水起身去迎,抬手作揖,姿態謙遜,手臂、肩背沒有一處瑕疵,商賈挑了挑眉,有些詫異。
待入座後,案上擺著的也是他喜歡的茶,對於不同的茶葉,注水的高度和速度有講究,需要根據茶性熟練操作,不精通的人只會貽笑大方。
但少女動作優雅從容,手法輕巧精確,一看就知道是下了苦功夫,敬茶時,雙手捧起,無論是禮儀還是技藝,都挑不出一絲可以指摘的地方。
商賈不禁刮目相看,接下茶,抿一口。
葉秋水嘴角揚起,但也只是淡淡一笑,沉穩、端莊,喜怒不形於色。
前輩喝了茶,那就是認同她這個人了。
後續的生意與合作,二人交談甚歡。
葉秋水來到京師三個月,終於談下第一筆大買賣。
二人一直談到太陽落山時,商人起身,葉秋水出門相送。
回去的路上,商賈忍不住感嘆:「那葉秋水,實非池中之物啊,來日必有大作為。」
這個世上,能認清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並為此竭盡全力的人少之又少。
少女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沒有氣餒,沒有惱怒,而是努力克服這種差異,她目標明確,迎難而上,越挫越勇。
這筆生意談下後,往後便輕鬆許多,葉秋水開始見一個又一個商人,參加商會,再大的場面她都禮數周到,無可挑剔,一點也不像小地方出來的人,短短几個月,迅速積累起自己的人脈。
初冬的某一日,葉秋水去齊府拜訪吳靖舒,齊府的梅園在京師很出名,一枝上可以有四種花色,每年梅花開放時,吳靖舒都會在梅園辦宴會,請眾夫人小姐到家中賞花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