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登上山頂,葉秋水走進寺廟,為江泠祈求平安,希望他能高中,早日回來。
他不在這半年,她學會許多,她會騎馬了,等他回來,葉秋水要教江泠該怎麼騎馬。
……
省試在二月,三月放榜,四月殿試,會試取中後,就有了做官的資格,杏花開放時,省試在京師貢院舉行,規模比解試更大,也更加嚴苛,貢院附近方圓數里全部戒嚴,道路封鎖,不允許任何人出入,考生們拿著裝有號碼的考籃走進貢院,考試期限內,不准再離開。
每一間號子外都有兩名軍士把守,這陣仗比地方考試嚇人得多,有同江泠一起進京的府學同窗嚇得腿軟,坐下來後就不敢再亂瞟。
鐘聲一敲響,大家埋頭動筆,十幾載寒窗苦讀,成敗在此一時。
江泠翻開考卷,提筆落字。
時間一點點過去,香一根又一根燃到底,最後一根燒盡時,鐘聲再次敲響,考生們停筆,江泠直起身,等待卷子被收上去。
省試結束,大家陸陸續續離開貢院,考完,整個人就如同脫力般,江泠很難受,腿又麻又痛,強撐著走出貢院,在道旁坐了一會兒,緩了緩,才起身回客棧。
張教諭沒有問考試的事,只讓夥計趕緊準備熱水,吃食,大家都餓壞了,又累又餓,一個個埋在桌邊狼吞虎咽,一向禮數周全的江泠也沒好到哪裡去,吃飯比平時快上許多。
休息幾日,在客棧睡得昏天黑地,等大家緩過勁,又相互結伴出去遊玩。
京師繁華,不管考不考得中,都不能辜負此行。
江泠卻第二日就收拾東西出城。
張教諭拉住他,「下個月就要放榜,你去哪兒。」
「回曲州。」江泠買好了禮物,給葉秋水帶的東西裝了兩箱子,他已叫人搬上馬車。
「回曲州做什麼?」
「接我妹妹過來。」江泠說:「去歲我答應她,明年就接她來京城。」
「一來一回……這路途有點趕啊。」
京師到曲州快些的話路途也要十多日
張教諭算了算,「你不能等放完榜再回去?」
他真是念著妹妹,這時候,難道不是等放榜最重要?不看到結果,哪還有心思考慮到這些?
江泠原本也是這麼決定的,等放完榜,參加完殿試,已經是五月了,路上再走個十幾天,回到曲州,已是盛夏。
不過他現在改變了主意。
江泠搖頭,「不等了,現在就回去。」
張教諭納罕,「有這麼著急?」
他頷首,鄭重道:「歸心似箭。」
……
開春後,葉秋水經常同王家兄妹去城郊騎馬,踏青,別的時候她都在鋪子裡研究藥理,本來只是為了搗鼓合香配方,時間久了,葉秋水發現醫書很有意思,找老大夫請教的次數越來越多,後來,她竟也學會替人把脈,能看懂最簡單的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