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秋水直接點頭,報價。
茶商也沒有多言,二人當即簽字畫押。
葉娘子爽朗豁達,出手闊綽,為人也誠意,附近的商人都很願意與她做生意。
進完貨,葉秋水便帶領商隊準備回京,因為運載了好幾箱貨物,所以回程的路途也慢了下來,抵達京畿附近時,葉秋水聽說平江府現在群商雲集,每年秋時,各行皆是豐收的時候,無論是藥材,香料,茶葉還是絲綢錦緞,許多番邦商人也聚在港口。
葉秋水本來打算回京的,聽到這樣的消息,讓身邊的夥計先回去知會鋪子還有江泠一聲,她則繼續往平江府去。
到了地方,晨光雖熹微,但港口早已甦醒,各地商船如星羅棋布般停泊於港灣,千帆競發,桅杆如林。
碼頭上,苦力們光著臂膀,喊著號子,將一箱箱貨物搬上搬下。波斯的地毯、天竺的香料、與本地精美的絲綢、細膩的瓷器、醇香的茶葉堆積一處,琳琅滿目。番邦商人高鼻深目,身著色彩斑斕的長袍,操著一口蹩腳的官話,與本地牙人激烈地討價還價。
城內街巷縱橫,車水馬龍。鐵匠鋪爐火熊熊,火星飛濺,叮叮噹當的打鐵聲不絕於耳;木匠坊木屑紛飛,精雕細琢的家具雛形初現;酒肆茶樓人聲鼎沸,店小二穿梭忙碌,端上熱氣騰騰的佳肴美酒。遠處私塾里傳來朗朗書聲,筆墨紙硯店中散發著淡淡的墨香,藥鋪里藥香瀰漫,郎中們為病患細心把脈診斷。
各路人馬在此匯聚,各行各業蓬勃發展,葉秋水的商隊抵達平江府後,也積極加入其中。
葉秋水不懂番邦話,便在當地聘請了譯師,幫助她與番邦商人溝通,她喜歡西洋的寶石、玻璃,西洋商人也喜歡大梁的茶葉,瓷器,絲綢,葉秋水恰好有一批絲綢的貨,與他們交換物品,準備帶一批玻璃,珊瑚回京。
兩方在茶樓交談,葉秋水問起對方是從何處而來,與她共飲的西洋商人用蹩腳的中原話告訴她,他們是坐大船,從海的另一邊過來的,路上耗時數月,甚至幾年,九死一生。
葉秋水很驚奇,「海的另一邊?」
「是啊。」
捲髮虬髯的西洋商人說道。
幾日交談下來,他們很喜歡這個美麗的東方少女,她沉穩端莊,又不失俏皮機靈,千萬不能因為她年輕就小瞧她,任何一點伎倆都沒法逃過她的眼睛。
商人同她描述起海那邊的景象,那是一個與大梁完全不一樣的國土,大相逕庭的風俗,建築,還有那廣闊無垠的大海,白色的海浪拍打著岸邊,水手們駕駛著堅固的大船駛向遠方,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聽著這些描述,葉秋水的心漸漸被一種奇妙的嚮往填滿,在商人的描述下,她仿佛看到了那些壯麗的景象。
葉秋水側目,通過閣樓雅間打開的窗戶,望向熱鬧的港口,遠方的海面上,商船的桅杆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大海一望無際,海的盡頭,未知的神秘吸引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