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秋水從東宮出來,宜陽告訴她, 有幾個邊境小國望風降附,送了國書過來求和,正月的時候, 還會有使者入京。
宜陽如今已經可以獨當一面,為了鍛鍊她,皇帝說,明年接見使臣的事情就交給她來辦,正月初一時,帝後前往宗廟祭祀天地祖先,初二,東宮登山入白鹿寺齋戒三日為天下百姓祈福,宜陽任務眾多,忙得腳不沾地,要準備許多東西,葉秋水去了她宮裡,也只來得及說上幾句話。
除夕的時候,前線再次傳來捷報,東韃的首領亡故了,敵軍內部亂作一團,駐軍打算乘勝追擊,徹底將他們打得再也爬不起來。
朝庭上下歡笑不停,每個人臉上都是喜氣洋洋的神情,江泠將工部的事情忙完後,回到家,年三十時,葉秋水放家中僕人都回去過年了。先前還未到臘月,她就給鋪子裡的每個夥計都發了賞錢,有些是跟著她跋山涉水來到京師的,葉秋水會給他們一筆豐厚的過路費,讓他們能笑盈盈地回鄉過年。
家中只剩她和江泠二人,一大早,葉秋水便起來拉江泠一起去逛市集,各個坊市皆喜氣洋洋,紅燈彩綢飛舞,葉秋水買了許多年貨,兩個人都要拎不動,請了閒漢幫忙送回家。
市集熱鬧,比肩接踵,街邊還有雜戲,葉秋水從小就喜歡湊這種熱鬧,不過因為前兩次差點和江泠走散,她打算在外面瞄兩眼就算了,但江泠卻主動牽著她過去,皇城大街許多地方都經過他修繕,江泠對城內每一處街道小巷都極為熟悉,帶著她走了兩圈,竟然找到了個極好的觀賞位,周圍沒什麼人,一低頭可以看到雜戲的全景,不用在人群里費力踮腳張望。
葉秋水很是驚喜,「你怎麼知道可以來這兒!」
江泠打聽過,每年年集表演雜戲的人都在這兒附近搭台子,他在修繕大道時曾經巡視過,發現附近有一處閣樓,站在二樓時正好可以看到雜戲全景,還不用人擠人。
葉秋水趴在欄杆上看雜戲,噴火、吞劍、弄丸……周圍觀賞的人很多,賞錢同雪花片一樣落在銅缽里。
看完雜戲,葉秋水去書局裡買了幾張紅紙,還有上好的筆墨,回到家後,江泠在紅紙上寫下春聯,她熬了漿糊,將春聯貼在門上,檐下的燈籠舊了,葉秋水將梯子搬過來,自告奮勇要爬上去換。
江泠有些擔心,「我來吧。」
「沒事!」
她猴子一樣地竄上去,身手靈活,就和小時候一樣,摘了舊燈籠丟下,江泠將新買的遞給她,葉秋水接過,利落地掛上。
下來的時候,因為著急險些踩空,梯子晃了晃,江泠趕緊伸手扶住,葉秋水慢慢爬了下來,不敢再得意。
腳踩在地上時,葉秋水有些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實在是生疏了,要是換做以前的我,噌的一下就能上去,根本不需要梯子。」
江泠瞥她一眼,「嗯,你最能耐。」
語氣裡帶著責備之意,她哼一聲,扭過頭,跑去搗鼓年貨。
按照以前在曲州的習俗,除夕夜要守歲,要給神龕供奉的神明敬香,準備貢品,葉秋水支起一張小桌子,在上面擺上柿子,柑橘,麻秸,柏枝等。
傍晚時,燈籠點起,巷子裡響起鞭炮聲,葉秋水出門和鄰家小孩一起玩煙花,比誰的紙片被炸得更高。
過一會兒,扎垂髫髻的小丫頭鼓著臉,氣惱地說:「姐姐,你怎麼老是耍無賴。」